老人和幼儿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王速出令,反其旄倪,止其重器,谋於 燕 众,置君而后去之,则犹可及止也。” 赵岐 注:“旄,老耄也。倪,弱小倪倪者也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麻线堆》诗:“但冀米盐给,不烦金币支。非客敢窃议,道傍询旄倪。” 明 宋濂 《元故承务郎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李府君墓铭》:“初, 大河 南决,州民扶挈旄倪走旁郡,冻馁道路,倀倀无所归。” 郁达夫 《杂感》诗之三:“诛求又掠旄倪去,风鹤重添妇女惊。”
读音:máo,mào
[máo,mào]
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:“上将拥旄西出征,平明吹笛大军行”。
读音:ní
[ní]
端,边际:端倪(头绪)。 ◎ 弱小,小孩:旄倪(“旄”,年老,八九十岁的年纪。“旄倪”,即老幼)。 ◎ 分际:天倪(自然之分际)。 ◎ 傲慢:“力罢,则不能毋堕倪”。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