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引咎 yǐnjiù
[take the blame;hold one self responsible for a mistake] 把过失归于自己
公卿各引咎自责。——《北史·周武帝纪》
引咎辞职
1.[书] hold oneself responsible for a serious mistake; take the blame
归过失于自己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伐吴外传》:“会 涛 怖惧,遂自引咎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太尉王公神道碑铭》:“人有谤公於上者,公輒引咎,未尝自辩。” 胡鄂公 《辛亥革命北方实录》:“盖是时 汪兆铭 已到 上海 , 唐绍仪 已引咎辞职也。”
读音:yǐn
[yǐn]
拉,伸:引力。引颈。引而不发。引吭高歌。 ◎ 领,招来:引见。引子。引言。引导。引荐。抛砖引玉。 ◎ 拿来做证据、凭据或理由:引文。引用。援引。 ◎ 退却:引退。引避。 ◎ 旧时长度单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 ◎ 古代柩车的绳索:发引(出殡)。
读音:jiù
[jiù]
过失,罪过:咎戾。负咎。以彰其咎。 ◎ 怪罪,处分:既往不咎。咎由自取(遭受责备、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)。 ◎ 灾祸:休咎(吉凶)。 ◎ 怨仇:与臣有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