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《江西草药》:“尖耳贯众适量,放水缸中,作饮水消毒剂。”
【来源】为鳞毛蕨科植物尖耳贯众的根茎。全年可采。
【原形态】
尖耳贯众,又名:刺齿贯众。
多年生蕨类,高40~70厘米。根茎近直立,根茎和叶柄基部均密生阔披针形深褐色的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15~30厘米,禾秆色;叶片矩圆状披针形,纸质,长25~40厘米,宽10~20厘米,1回羽状;侧生羽片阔镰状三角形,基部圆形,上侧呈三角状耳形;羽片边缘疏生硬刺。孢子囊群圆形,黄褐色,生于内藏小脉中部,囊群盖边缘有长睫毛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谷、林下阴湿处。分布西南及广东、广西、江西等地。
【性味】《江西草药》:苦,微寒,有毒。
【功能主治】
解毒,活血,利水。治颈淋巴结核,疮毒,水肿,崩漏,跌打损伤。
①《江西草药》:杀虫,解毒。预防流感、麻疹,治疮毒,蛇伤后局部溃烂,颈淋巴结核,妇女血崩。
②《贵州草药》:活血散瘀,利水通淋。治跌打损伤,水肿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3~1两;或浸酒。外用:水煎洗。
【附方】
①治颈淋巴结核:尖耳贯众根五钱,田皂角一两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(《江西草药》)
②治水肿:牛尾贯众、黄地榆各一两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读音:jiān
[jiān]
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部分:尖锐。尖刻(说话尖酸刻薄)。尖酸。打尖。尖端。 ◎ 感觉敏锐:眼尖。 ◎ 声音高而细:尖脆。尖嫩。 ◎ 出类拔萃的人或事物:技术尖子。
读音:ěr
[ěr]
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:耳背(bèi)。耳垂。耳鬓厮磨(mó)。耳穴。耳聪目明。耳濡目染。 ◎ 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 ◎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:耳房。鼎耳。 ◎ 听说:耳闻。耳软。耳顺(指年至六十,听到别人的话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岁)。 ◎ 文言助词,而已,罢了:想当然耳。 ◎ 文言语气词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耳”。
读音:guàn
[guàn]
古代穿钱的绳索(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,每一千个为一贯):“贯朽而不可校”。腰缠万贯。 ◎ 穿,通,连:贯穿。贯串。贯通(a.连接,沟通;b.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)。连贯。贯注。贯彻。贯珠(连珠成串,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)。鱼贯而入。 ◎ 古同“惯”,习惯。 ◎ 原籍,出生地:籍贯。 ◎ 姓。
读音:zhòng
[zhòng]
许多:与“寡”相对:众人。众多。众矢之的。芸芸众生。 ◎ 许多人:大众。群众。民众。众口铄金。众目睽睽。众叛亲离。众擎易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