丢三落四
◎ 丢三落四 diūsān-làsì
[forgetful] 形容马虎或健忘,不是丢这样,就是丢那样
俗语说的:“夯雀儿先飞”,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,令人笑话
丢三落四
形容马虎或记忆力不好而顾此失彼。《红楼梦》第六七回:“俗话説的,‘夯雀儿先飞’,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,令人笑话。” 秦兆阳 《在田野上前进》第三二章:“我劳力弱,没牲口没车,又不会操持,干活又爱丢三落四,年年都快要把我累死急死。”亦作“ 丢三忘四 ”、“ 丢三拉四 ”。《红楼梦》第七二回:“我如今竟糊涂了!丢三忘四,惹人抱怨,竟不大象先了。” 刘克 《央金》:“她经常丢三忘四,打坏东西,青稞在锅里炒糊了,牛乳挤不干净,甚至割着草会把刀丢了。” 刘白羽 《一个温暖的雪夜》:“老是这样死活不顾,老是这样丢三拉四,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!”
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:丢三落四
读音:diū
[diū]
失去,遗落:丢失。丢人。丢盔卸甲。 ◎ 放下,抛开:丢弃。丢卒保车(jū)。
读音:sān
[sān]
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 ◎ 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读音:là,lào,luò,luō
[là,lào,luò,luō]
掉下来,往下降:降落。落下。零落(a.叶子脱落,如“草木落落”;b.衰败,如“一片落落景象”;c.稀疏,如“枪声落落”)。脱落。落叶。落泪。落潮。落英。落日。落体。落座。陨落。落井下石(形容乘人之危,加以打击陷害)。落雁沉鱼。叶落归根。 ◎ 衰败:没(mò)落。破落。衰落。沦落。流落。落泊(a.潦倒失意;b.豪迈,不拘束,均亦作“落魄(bó )”)。 ◎ 遗留在后面:落后。落伍。落选。 ◎ 停留,留下:落户。落荒。落笔。落款。 ◎ 停留或居住的地方:村落。部落。院落。 ◎ 归属,得到某种结果:落
读音:sì
[sì]
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边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四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国画中对梅、兰、竹、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)。 ◎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“6”。